2023年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國家標準2902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管理司司長肖寒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3年,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國家標準2902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7日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對《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的發布進行解讀。
肖寒在會上指出,國家標準方面。2023年,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國家標準2902項,批準發布國家標準樣品225項。截至2023年底,國家標準共44499項,國家標準樣品共4164項。
此外,行業標準方面,2023年,備案行業標準4141項;地方標準方面,備案地方標準10751項;團體標準方面,社會團體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公布23162項團體標準;企業標準方面,企業通過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自我聲明公開標準546160項,涵蓋產品932124種。
報告還進一步顯示,標準推動地方高效能治理更加有為。
從區域看,經濟發達地區的市場標準活躍程度較高,廣東、浙江、山東、江蘇、北京、上海等地位居第一方陣。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標準化工作能力在不斷增強,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內蒙古等中西部加速發力。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自我聲明公開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位居全國前十的省份有一半來自中西部地區。
標準化區域協同力度也進一步加強,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沿黃九省(區)亮點紛呈。
如報告顯示,長三角地區聚焦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目標任務,在數字政府、文化旅游、公共交通、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重點領域,三省一市共同發力,制定《制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區域協同地方標準36項。京津冀三地在交通、衛生、生態環境、安全生產、市場監管、商務、人力資源、文化旅游、工程建設等多個領域制定了京津冀區域協同地方標準86項。(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