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產業集群標準化

含鉑量不低于999‰,國內鉑金條投資標準進一步規范

信息來源 :第一財經      發表時間 :2023-02-06 14:07:31

隨著鉑金價格不斷攀升,投資需求大增,國內鉑金條投資也迎來新標準。

近日,廣東省黃金協會發布了全國首個投資鉑金條團體標準(下稱“標準”),明確了投資鉑金條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產品規格標準、實驗方法、檢驗規則等規范要求。

標準首先明確了生產和銷售投資鉑金條的定義,為規格不小于1g,鉑含量不低于999‰,具有資產配置價值的鉑金條;并要求,生產投資鉑金條的原材料在投產前應進行檢驗,鉑含量及雜質元素應符合GB/T 37653的要求,宜使用上海黃金交易所交割的鉑金板料或廣東省黃金協會鉑金專委會指定定點精煉廠的標準鉑金錠,投資鉑金條的鉑含量應不低于999‰,且不得低于投資鉑金條產品表面明示的鉑含量。

2022年,鉑金價格累計上漲12.45%,NYMEX鉑金期貨最高觸及1197美元/盎司,相較于年內低點796美元/盎司,反彈約50%。

鉑金投資需求隨之升溫,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報告統計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鉑金投資領域的凈拋售額為27.2萬盎司。其中鉑金ETF拋售23.5萬盎司;交易所鉑金交割庫存減少13.4萬盎司;唯有鉑金條和鉑金幣投資需求錄得增長,為9.7萬盎司,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29%。

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亞太區負責人鄧偉斌對第一財經分析稱,考慮到投資成本的變化,投資者開始傾向選擇持有實物鉑金。具體來看,自2021年年中以來,鉑金遠期曲線一直處于現貨溢價狀態,投資者開始從持有鉑金ETF轉向持有期貨,并通過展期獲利。隨后,鉑金租賃利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加上交易所鉑金庫存的大量外流,這使得投資者選擇持有實物金屬而非期貨。

WPIC預計,2023年鉑金投資領域需求預計將達到21.2萬盎司,比2022年增加73.7萬盎司。其中鉑金條和鉑金幣銷售預期將增加49%至50.7萬盎司。

國內市場方面,行業人士分析稱,國內鉑金需求量中,鉑金首飾需求占三成,剩余七成主要為汽車工業、原油工業、化工工業、玻璃制造和電子工業的工業用鉑量及投資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鉑金投資市場面臨起步晚、相關標準缺失、回收渠道不暢等問題。鉑金投資金條、金幣規模生產量小,標準化程度低,工費較高,百姓手中的鉑金回收變現難、買賣差價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百姓的鉑金投資、消費、收藏需求。

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此前發布的《中國鉑金市場發展建議報告》分析稱,從成熟的貴金屬投資市場發展來看,只有規范透明的標準、統一的產品規格才便于投資者投資、流轉、變現,拓展投資市場發展。因此建立市場公認的投資鉑金產品標準和規范體系是打破當前國內投資鉑金回收變現難、買賣差價大的解決路徑之一。

上述標準提到,團體標準對鉑含量檢測、質量檢測、外觀檢測、出廠檢驗、型式檢驗、判定規則有清晰明確的標準和要求,同時標準對包裝、運輸、貯存和產品質量證明都做出了明確的規范要求,可有力地引導投資鉑金條產業規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