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三角”成為礦產資源“金三角”——“央地合作”推進中南地區找礦突破
核心摘要:
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和湘鄂贛三省自然資源部門、地勘單位達成共識,將以“開放、合作”的理念,探索一條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央地合作”之路,將“中三角”打造成礦產資源“金三角”,促進“通平修”綠色發展示范區協同發展。
金秋九月,碩果累累。在湖南省平江縣汨羅江畔的一個會議室內座無虛席,一場政學研企多部門跨省合作的找礦研討會在這里隆重召開,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長沙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湘鄂贛三省自然資源部門、地勘單位等行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商中南地區找礦大計。
協同合作,推動高質量發展
“通平修”位于江南造山帶中段,是湖北省通城縣、湖南省平江縣、江西省修水縣三縣地域的簡稱。“通平修”這一地域概念由來已久,早在2015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通城、平江、修水建設次區域合作示范區”。
2021年9月舉行的長江中游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三省“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框架協議》,決定在通城、平江、修水三縣全域共建“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標志著“通平修”三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拉開了全面、準確、完整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協同推進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序幕。
“通平修”作為湘鄂贛三省合力打造的產業協同示范區和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部署了多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重點勘查區和重要礦山深部找礦預測項目,戰略性礦產資源潛力巨大,探索構建地質調查支撐服務“中三角”戰略實施的“三省多方”協同聯動機制,對于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區域開放合作、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今“通平修”是連接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南昌都市圈的核心區域,是三省協同發展的第一線。建設“通平修”綠色發展先行區,是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創新舉措,同時也是湘鄂贛三省融入新發展格局,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區域合作,共謀高質量發展的共贏之舉。
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黨委負責人在會上表示,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聯合平江縣政府召開本次研討會,既是支撐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三省多方”地質調查支撐服務“中三角”戰略落地,支撐服務財政部定點幫扶縣——平江縣鄉村振興工作的具體舉措和重要行動,同時也搭建了與駐地政府、地方單位深化交流平臺,促進區域開放合作,推動地質事業更好、更快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
成果斐然,區域資源優勢明顯
“通平修”地域面積雖小,但地下蘊含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不僅金、鎢、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豐富,近年來,調查發現鈮、鈹、鋰等稀有金屬礦產資源潛力巨大,在幕阜山還發現了特大型鈹、鉭、鈮礦床。
為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不斷適應地質調查工作發展新形勢新需求,聚焦主責主業,以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為契機,及時調整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部署。自2020年以來,他們圍繞“雪峰弧金腰帶”加大地質找礦力度,在湖南平江、安化-溆浦一帶先后部署雪峰弧金銻礦資源勘查,湖南古臺山地區1∶5萬馬底驛、湖南坡、奎溪坪、煙溪鎮等4幅礦產地質調查,江南造山帶中段幕阜山重點遠景區金多金屬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項目,在調查區開展金多金屬成礦地質背景、成礦規律和深部找礦預測研究。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圍繞戰略性礦產勘查取得重要進展,發現含金石英脈30余條,圈定金礦體7個。
據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10年來,平江縣幕阜山一帶圍繞金、鈮鉭、鉛鋅礦勘查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新發現平江縣仁里超大型鉭礦、大型鉛鋅礦,另外黃金洞金礦和萬古金礦從中型規模分別擴大到大型和超大型,鋰礦找礦也取得初步成果。特別是以鋰、鉭礦為重點,開展了“三稀”礦產綠色高效利用研究,并取得了系列進展,平江地區有望成為全國重要的稀有貴金屬礦產資源基地。
目前,平江縣已發現有利用價值的礦產資源35種,特別是金、銅、鉛、鋅等礦產儲量豐富,已開發利用13種,登記在冊采礦權30個,在產10個。
湖北省在支持“通平修”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中,開展了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部署實施生態環境調查評價、健康地質調查評價、地質旅游資源調查評價等項目,基本查明區內基礎地理條件、水文地質與水資源特征以及土地質量現狀。
礦產資源勘查方面,在組織編制通城縣礦產規劃的基礎上,對通城縣戰略性礦產資源開展了系列工作,部署實施湖北省通城縣四甲鋪礦區稀有金屬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湖北幕阜山北面鈮、鉭、鋰、鈹等戰略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通城北面稀有金屬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等項目,總結了戰略性礦產資源成礦規律和規模。在數據集成支撐服務“通平修”綠色發展方面,系統梳理了以往地質工作成果,初步形成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方面數據庫,實現了“通平修”自然資源一張圖管理。
江西省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的稱謂。近幾年,江西省繼續加大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資金在修水縣的投入,圍繞地質災害防治、生態修復、地質找礦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找礦成效,初步查明修水北邊幕阜山至九宮山一帶鎢、銅、金等多金屬資源“家底”。
精誠合作,形成優勢互補
“合作”在于信息、資源、技術共享?!巴ㄆ叫蕖钡貐^作為我國長江中游地區又一跨省合作發展的典范,不僅綠色經濟發展實現互通,在“三省多方”的協同推動下,一種新的區域合作找礦模式也即將形成。
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負責人在會上表示,下一步,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要進一步消化吸收專家意見建議,充分了解地方需求,與友鄰地勘單位一道,優化工作部署,著力破解難題,為“通平修”綠色發展新型示范區建設和湘東北找礦突破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政府宏觀決策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最后,在中國地調局長沙中心的倡議下,三省地勘單位達成共識,將站在國家戰略需求的高度,打破區域界限,求同存異,“抱團發展”,以“開放、合作”的理念,探索一條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央地合作”之路,使地質找礦工作更具系統性、科學性,達到成果形式統一、表達形式統一,將“中三角”打造成礦產資源“金三角”,促進“通平修”綠色發展示范區協同發展。